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15周
———— 栏目导航 ————
———— 快速通道 ————
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 教学科研 >> 论文案例 >> 扬善论文
扬善论文
作者: 何立清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年12月01日

教育的力量

     ----更多的关注与期待

                                  漕桥初中  陈景宏

一、沟通多一点,关注多一点

“你,老师评什么一点事,就跟学生嚷嚷。”站在我面前的又是张欢,我皱了皱眉头。她两手插在兜里,满脸不屑,双眼斜视,双腿晃动着,一副旁若无人的摸样。看着眼前的这位女生,我想:这孩子,怎么如此桀骜不驯,老师哪在她眼中。我得改变她,首先要让她学会尊重别人。

  “砰”我手用力地在桌上拍了一下,“你给我站好,你要耍公主脾气到你父母跟前去,这里是学校,学校老师有权力责任教育你,你不听教育,这么不虚心,你来干什么?”我高声严厉地吼道。很快她的眼泪流下来了,并且嘟哝道:“我又不是不要老师的教育。”

   我感觉她内心深处有了变化,桀骜不驯原来只是她表面上的伪装。我坐了下来,语气温和的许多。我让她也坐下来,便问她老师刚才那样对她是不是受不了了。那么将心比心,老师找你谈话,每次你总是态度很不好,那老师就受得了吗?我们交谈了很长时间……

  经过了解,她原本在常州一所民办学校读初一、初二,父母原本对她很抱希望,但自己不争气,学得不好,被调入比较差的班级整个班级风气不好,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老师几乎也就很少跟她沟通了。她跟我讲,原来的老师都懒得管我们。多种因素,她已养成了一种和老师敌视的状态,不管对错,都跟老师顶撞,这已成了一种习惯,对父母态度更恶劣。她们原来班上的同学都这样,否则会被同学瞧不起。

  那天我跟她谈了很久,让她明白,我不会因为她成绩差,又是刚从外校来就放任她。原因有三:我是老师,教育管理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是邻居,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都会经常见面,如果不对你多关心一点,严格一点,今后会彼此惭愧;你干爹,你爸爸妈妈每次遇到我都要我对你严格一些。不管怎么说,目的就是让她融入班级,努力学习,争取进步。我的表达全是真诚的、善意的。她平和了许多,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今后一定尊重老师对她的教育,希望老师多关心他。

  此后,她看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了,值日工作很认真,我及时地表扬了她,有面有喜色。其实她也是想进步的,她渴望得到被关注。她有时的逆反只不过是想得到更多的关注罢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阶段都从它的前一阶段中开始和发展起来,然后又并存于后继各阶段之中。后期阶段的成功依赖于早期阶段危机解决的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解决的冲突。张欢同学已经过了心理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阶段。由于教育不当,自身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已经形成了自卑感。她所体现出来的目中无人只不过是表象罢了。和这样的学生多一点沟通,给这样的学生多一点关注,敏感、耐心、富于指导老师有可能使具有自卑感的学生重新获得勤奋感。

              

二、要求实在一点,目标现实一点

张欢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在变化着,但是个人学习品质很不理想,成绩差,阶段测试除语文政治60多分,其余均不及格,有的二三十分。平时做作业经常抄袭,马虎了事;上课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各科老师反映这个学生有问题。同学对他印象不好,说她讲话很八卦,成天戴着耳环,有几个女生已经受到了不良影响。我再次找她,把《中学生行为规范》拿给她看,耐心跟她讲老师为什么上课向她提问。让她明白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难道你自甘让老师丢掉你吗?她讲她成绩差,反正也上不了高中。我就问她初中毕业后还上不上学,她说肯定上,想上电大、幼教一类的学校。她以为这类学校分数很低,我告诉她这类学校分数线都在500分以上,她有点失望。我趁机鼓励她,通过10个月的努力,还是很有可能达到的。但是从现在开始确立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掉不良习惯。

于是我要求她和全班同学一起定一个学习奋斗目标,包括争取考上的学校,各科分数,班级年级排名等。将目标展现在视频上,每个同学都可以经常看自己的目标。张欢就把考上电大作为目标,各科也有了努力的方向了。同时我和同学们商定每天早晚定时起立,扪心自问,反省自己,内容实在,“我问我自己你,你惜时了吗?你动脑了吗?你抄袭了吗?我想我父母,我尽力了吗?我无愧于你们吗?”还有两句自己想说的话。这些反省的话很实在,都是学生最起码应该做到得,能够做得到的。

每天让他们问问自己,教育自己,比老师每天的絮絮叨叨要有效的多。据裴宁同等人研究,如果群体讨论和群体决定在程序上结合进行,群体中的一致性最高,最可能引起态度的改变。所以如果教师期望有效地改变学生的态度,使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规定的办法,肯定是有益的。

   通过近三个月的反省,自我教育,效果是好的。班内抄袭的少了,下课吵闹的少了。张欢虽然在其中测试中各科没达标,但是作业质量比以前高了。她有一篇作文还受到了表扬并在全班朗读,我再次找她给予鼓励,她不再八卦,心思更多地放在了学习上。

  三、苛求弱一点,期待厚一点

张欢还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可能还会作业马虎,上课还会开小差,提问时她会答非所问,或许偶尔还跟你顶几句,她的成绩依然落后。但是她会认识到错误,现在她已融入了这个班级,她和同学一起学习活动,一起交流玩耍。她有了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去追寻着。我们还苛求什么呢?一切都有个过程。我欣喜地看着她的变化,进步。虽然张欢已毕业了,但我对她还有着更深厚的期待……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的苛刻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份信任,就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份鼓励,为他的每一次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些宽容吧,有了你的宽容,孩子才能在一次跌倒后又一次站起。同时,你还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他带给你惊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016/11/18

 

 

 

有爱不觉天涯远 ,不忘初心,追求本真
              一一读《教育的力量 》有感 高红红
    夜深,读完巜教育的力量》,掩卷思索,感慨颇多。想起那英那首《春暖花开》: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片枫林和云彩。。。”这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爱,于人师,爱生,一份神圣使命,一种天然职责;师者父母心,可孩子往往无法理解,甚至排斥抗拒。有时我们会抱怨孩子冷漠,内心坚硬不懂感恩等,可作为教师,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仅仅充当默认者或者复读机,根本无济于事,这不应是一名教师的作为,相反折射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智慧。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的力量并不在于你使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在于灵魂的唤醒。 会爱,智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美和善的境界。”有句名言说的好,虽然我们无力改变整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可以从影响你身边的人事做起。以自己的行为和作为来影响学生,从每一堂课做起,可以贯穿于整个

教学行为中。

  俯首沉思,不久前的一个教学片段浮现于眼前:在教学《孝敬父母长辈》一课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个交流活动作为预热:请你回忆下从记事起父母为你所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孩子们开始低头苦思冥想,努力搜索脑海中的记忆片段,两分钟后,我点了几位学生回答,结果与预期完全不同,原以为很简单的话题孩子们竟然或沉默、或答我一时想不出来,对于这样的答案我内心真想批一批这些:“小白眼狼”,可是心底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不能这样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且我们的孩子都很朴实,他们可能不知道该如何用言语表达出对父母的爱,或者那扇心门已尘封太久,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去开启那扇蒙尘已经的心扉。

     于是我给他们呈现了一段视频:汶川大地震中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好三个月大的婴儿以及手机上给孩子留下的那段话,声情并茂地读了出来,对孩子们说:天下父母同心,为了子女能活下来父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子女的生命,愿意为子女付出所有的一切。。。教室里静静地,所有的孩子都被深深打动了,我看到有几个女孩的眼眶中有晶莹的泪珠闪烁期间;我想此时有声胜无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突然感触一下多了起来:廖麟玉举手发言:记得上一年级时我半夜发高烧,妈妈独自一人背起我就往医院跑,路上还重重摔了一跤,腿都摔破了,可她忍着疼痛直到把我背到医院才松一口气。。。她红着双眼有些哽咽地说完,一只手忍不住去擦眼泪;楊羽同学的回忆却平凡却深深打动了教室里的每一位孩子:“每次我家烧了红烧肉后,我妈妈总是夹给我们吃,让我们多吃点,而她自己从来舍不得吃。。。”这个看起来很不可思议,我却懂得这小女孩诉说时的那份真。一个四个孩子,父母都是靠劳力生存的农民工,蜗居在一个三十平米左右米的出租房中,但这孩子乖巧懂事好学,让父母老师放心;当情感的闸门被打开,孩子们不再没有话语可说了,而是争先恐后的发言:朱阳阳同学:“无论多晚到家,父母要坚持等我回家一起吃晚饭”;连平时不敢发言的胆小女生王蓓兰也说到:“自己作业速度特慢,经常写到很晚,可爸爸从不抱怨和放弃,总是陪着她把作业做完,寒来暑往,每天如此。。。”这女孩,几乎从不举手发言,此时却主动愿意分享她的内心所想,应该是情境所触,情感共鸣所致。这时我们还能抱怨眼前的孩子冷漠吗?不,他们身上并不缺乏感恩的心,而是需要一种催化剂,需要一种中介的催发,而这催化剂,需要教师用爱和智慧炼制。 
  以此为契机,接下来的环节——“爱的告白”便水到渠成了:送一两句话给自己深爱的父母,有位同学这样写道:“您的眼神虽然有严厉,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慈爱,谢谢您,爸爸!我身上还有您的温度,脉搏里还留有您的血液,性格上烙有您的印记,思想里有您的智慧...感谢您,生我、养我、育我的母亲!”。。。孩子们情感真挚,由衷而发。从孩子们的发言引发开去,进一步升华主题“爱的行动”:如何孝敬父母呢?围绕此展开讨论,以言导行,旨在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践行精神,做到知行合一。由于有前面活动的铺垫,这一活动开展十分顺利。如:接受父母教育,学习上主动积极;有的还顺便回家路上买菜做饭,用稚嫩的双手为父母分担家务为父母分忧。。。在此基础上再适当点拨,明确多种形式孝敬父母,如精神上的关爱,言语上的慰籍行动上的支持,落实到平时的一言一行。。。。
  一枚贝壳的外表是坚硬的,而贝壳内却有柔软所包围的珍珠。眼前的这些孩子,内心都藏有珍珠的光芒和特质,那就是善良无邪和潜能。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为他们搭建一个舞台,激发其潜能,触动其内心的柔软,于朦胧混沌困惑处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我,懂得感恩和保持敬畏;要善于一方面保护好他们内心的脆弱,另一方面又逐步引导其在学习生活中磨砺意志走向坚强,从无知的模仿缺乏思想主见引导其能有自我批判能力扬清弃浊,不盲从不偏执,辩证地看待世界;我们要善于透过那坚硬缺乏温度的外表,去发现他们蕴含的美好和闪光点。我想,这也是做为一名教师所应该追求的本真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其如此,我们才会用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用爱的执着和用心支撑曾经的梦想。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莫过于此。“求真、扬善”不只是一句高调空洞的口号,更不仅是一个明媚温暖的字眼,而应该是一束火把,真正照亮那漆黑荒芜的心田。我们不仅要甘为小船,带着孩子驶向知识的彼岸,更要善于做灵魂深处的摆渡人,一浆一橹,且行且思,向更远更深处进发!

                                    2016.11

 

 

 

人文课堂,让思想品德课更富有生命的灵性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张秋香

摘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强调学生的情感,打造人文课堂。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人文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思想品德课更富有生命的灵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人文精神;人文课堂

作为德育教学的第一线,思想品德课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思想品德课,尽可能打造人文课堂,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一、目前思想品德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初中思想品德课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没有合理的摆正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理念错误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思想品德学习不能获得应有的收获,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不重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不能自由的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效率极低。

2、不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是照本宣科,照搬书本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是十分不利的。

3、不重视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由于课本内容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显得过于沉闷,学生在课堂上不能积极的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不能提高学习兴趣,也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创立人文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热情。

二、创建人文课堂,提高人文素养的方式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因素

在苏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蕴含了人文精神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对人生、生活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情感和人文意识。

1、反复品读,体验课本中的人文内涵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本中蕴含人文精神的内容,让学生体味这种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也要抓住那些精彩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内容中蕴含的情感。

比如在学习第二单元《善于交际》中的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助人为乐的故事,并且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本中的例子,并且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听到这些故事时的感受。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体会助人为乐的好处,学会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热爱生活。

2、通过朗读体验人文精神

在课本中存在很多具有人文精神的例文或者是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比如热爱祖国、关爱他人、思念亲人等等。这些情感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这些故事或者是例文,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比如说在学习爱我中华、亲近师长、合作诚信等课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本中的内容,对于那些可以配乐朗诵的文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二)打造人文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主要的阵地,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尽可能的建立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人文精神的魅力。而建立人文课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人文精神的学习过程中。

1、平等待人,为学生创立展示平台

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平等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这一平台上充分展示自我,发表自己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一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或者是对于某一问题可以开展辩论赛。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复兴中华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举办演讲比赛,让学生独立写稿,并积极的参与到比赛之中。这样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既可以自由的表达自身的意见,也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2、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除了教材中已经蕴含的故事和知识,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启迪。比如学生通过阅读《西游记》可以学习不怕困难与艰险的精神;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让学生明白只有同情弱者,善良待人才能使生活更加幸福。这些课外阅读虽然与课本存在一定差别,但是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本中所蕴含的精神,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点评和学习时事新闻,比如在课前五分钟或者是课后五分钟阅读近期的时政新闻,让学生针对这些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能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问题,不要照本宣科,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做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对一些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更应该予以足够的关注,让这些学生可以重拾信心。

人文精神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而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园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课堂的打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体会人文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性,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让政治课堂充满灵动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施风雷.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49

[2]张喜梅.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J].神州 下旬刊 2011-04

[3]李英杰.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2-40

 

 

 

放大细节,关注成长

                     ——读李镇西老师《教育的力量》有感

放大镜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它的世界里,可以让美丽的东西更加绚丽多姿,赏心悦目,不由让人心情舒畅;也可以让丑陋的东西更加面目可憎,不禁让人更生恶感。

但仔细想来,作为班主任,我们平时在面对班级中的学生,不是也是拿着放大镜在面对吗,优秀生是我们眼中的宠儿,成绩好,就样样都好,赏心悦目,哪怕某些同学恃宠而骄,犯着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老师的时时会先把他(她)的优点先放大,潜意识里会帮他们寻找犯错的理由,处理结果也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和声细语,不了了之;而对于后进生就是爱不起来,上课讲了N遍的东西,居然还是不会,一定是上课不专心听讲;我布置的作业是如此简单,而他们还居然还错,一定是做作业的时候心不在肺上;特别是在课后追逐吵闹的好像也总是他们。虽然老师也知道,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也曾付诸行动,但只要他们犯错,就立刻金刚怒目,老账新账一起算,一时暴风骤雨。

就如我们班的颜金佳同学,上课常常不听,课后作业时时不做,课后的不守规矩却总有他,在学校,我对他可谓施尽了十八般武艺: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雷厉风行的批评教育……他却依然故我。这学期,在一次数学课上,上课又走神,老师叫他站起来,他却耍起了横,引发冲突。是可忍,孰不可忍,请家长,写检查,静反思。结果呢,上课不仅还是不听,有时还做起了小动作,作业继续不做,有时还不交,估计心里想反正我面子丢到家了,而且溺爱自己的父亲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的。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自然“爱”不起来,看见他们就心烦。

但正如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力量》中引用的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要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现他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人打开眼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如果我们能着眼学生的自尊,放大积极向上的细节,换个角度看待所谓的后进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在一个大课间,因为下雨,许多同学乘机在班级中做着上两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习惯性地进班巡视,走到高天武旁边时,只见他略带慌张地把一本书匆匆塞进桌肚。我有些诧异,因为这位同学虽然成绩上差强人意,尤其是英语,那个叫惨不忍睹,课堂上积极性也不高,但是平时表现还不错,劳动比较积极,课间也从不惹是生非,今天是怎么了?我板着脸吩咐他把藏进去的书拿出来,他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拿出了那本书,我仔细一看,居然是一本英语书,不对,是一本小学五年级的英语书。看着我奇怪的眼神,他嗫嚅着说:“昨天,我弟弟英语作业不明白,来问我,我没能解释清楚,并且他们教的内容和我们现在教的好像有点关系,我就把旧书带过来看看。”说罢,他可怜兮兮地低着头,等待着我的批评。虽然这可能是他的一个无意识的举动,但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哪怕是英语老师对他都有些心灰意冷,但他自己还没有彻底放弃,我怎么可以批评他呢?于是我对他说,成绩差没关系,只要想学就是好的开始……看着他面对我的鼓励,眼神有些发亮,我若有所思,是不是该再推他向前一把……

下午的班会课上,我一如往常对过去一周的班级总体情况做了总结,并且对班级中的一批缺乏目标,不思进取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并说:“今天我要表扬高天武,虽然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但他并没有放弃,今天我还看到他把小学的英语书带过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计划的复习,这是值得大家去学习和反思的……”面对我突如其来的表扬,我看到他的脸上有惊讶,但更多的有兴奋和激动。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的显得惊讶,但也有的低下头呈若有所思状,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一方面是推他一把,让他的一次无意的行动(可能是灵光一闪,无法持续)转换成有目的的追求(可能会较为持续而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引导班级集体舆论,通过对照,对自己平时的表现反思,审视,促进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反过来有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和氛围,就可以让“高天武们”不为成绩差而自卑,乃至自弃,就如高天武看个小学英语书还要偷偷摸摸,他完全可以在班级温暖和期待的眼光中不断前进。

当然这是一个反复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需要你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要允许有起伏,甚至停滞。不过高天武同学在这之后英语默写总能过关,甚至全对,并漫射到其他学科,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英语成绩考了47分,虽然还是不及格,他自己也不满意,但客观的看,已经有不小的进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阐述的那样: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看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老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这就要求你在用放大镜观察学生的时候,要能转换一个角度,在荒芜中寻找绿洲,在丑陋中发现美丽,并不断有选择性地放大,或许会让你有更多的期待感(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转换的)和惊喜。就如3班的廖凯,平时语文成绩总是接近于零,这次或许是有感而发,作文写了一百多字,因为其真实性和感情化拿了20分,我在两个班各花了半节课做了评析,每次的作文他都能写点,哪怕字数少得可怜,但他的学习不再是沙漠,就如4班的蒋梦玲在一次考试中分数终于不再是靠纯粹的瞎蒙,她在早读课上也能拿起书本,哪怕效率低得可怕,但她的学习不再是戈壁……

在放大镜的世界里其实并没有纯粹的丑陋,只要你转变心态,换一种眼光,把身子放得更低些,仔细寻找,也有美丽,细心呵护,再小幼苗,也会成长,因为看待任何人,不仅在于客观的的事,更在于主观的心。

 

 

用爱陪伴学生慢慢成长

漕桥初中  许正华

    本学期闲暇之余,我拜读了李镇西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像是与老朋友娓娓交谈,那么亲近、真切、理解。我对这本书中王小波的文章《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很有感触。他在文章中写道“教育是件非常朴素而自然的事情,不过就是陪着孩子们慢慢成长而已。”我读了后深有感触。很多人把教育当做玄妙深奥的学问,今天讨论这个“教学方法”,明天研究那个“课程理论”,再来研究一个“框架”,唯独没有看见教育的真正主角——孩子,更不去听一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解一解他们内心的纠结。教师连“看见”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陪伴”呢?

   作为一名从教23年的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我一直坚持用爱心陪伴引领学生成长。这么多年,我教过的学生都和我关系融洽,我们就像亲密的朋友,无话不谈。每当我走到大街上总会遇见昔日的学生向我问好,大街上的路人总是对我说“老师,你的学生对你真好!”。是啊,我的学生对我都是那么好。比如,20年前的几个学生有什么好吃的也会记得给我送到学校门卫室来。第一届的孙怡同学在太湖边钓鱼归来,会送我几条活蹦乱跳的鱼;蒋丽霞同学会将熬制的柚子蜜送到学校;王倩和曹小龙同学会专门送来他们自己做的好吃糕点。我想我们师生关系好和我对他们的心灵关爱、陪伴引领是分不开的。我几年前曾有个学生叫范阳阳,他是任课老师和班主任都头疼的角色。他上课时从不认真听讲,作业方面也马马虎虎,多数情况下不完成。班主任一提起他就生气,同学们也孤立他,不和他往来。他每次被叫到办公室时都会和班主任倔强地较劲。我暗暗发誓要帮助他重拾学习的信心,一定要让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针对他的情况,我思虑再三,决定抓住一切机会来鼓励他,以爱心来触动他的心弦。课堂上我老是让他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并多加表扬。当他没完成作业时,我不批评他,而是喊他到办公室里,先给他讲解作业中的难题,在他听懂后再鼓励他完成作业。每到考试,我都先为他做个别辅导,借给他我的样卷,让他仔细钻研重点,所以他每次英语考试都能及格。与此同时,我还经常喊他帮助我做事情,比如发作业本,帮我批改单词默写,这样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信任,终于慢慢快乐起来了。虽然他偶尔还会做错事,但被班主任喊来批评时不再那么激烈反抗了。我记得初三那次秋季运动会,他参加1000米长跑,我带着班级几个同学用喇叭为他喊加油,他赢得1000米第一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他和我坐在操场草地上聊天,他对我说:“许老师,在我心中你是最好的老师,我以后长大了会回来看你”。现在他毕业5年了,从事美发行业,工作勤勤恳恳,很受顾客欢迎。每当教师节来临时,他都会打电话来问候我,并感谢我当年对他的鼓励、帮助和督促。我用爱与坚守等待到了花开。

爱是教育的同行者,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每个教师,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愿用爱呵护学生心灵,用心陪伴学生成长,做那个在很多年之后,学生还会记得你这盏给他指明方向,照他远行的那盏最亮的灯。

            2016.11

 

 

 

“走进学生心灵,赢得学生喜爱”

——《教育的力量》读后感2016.11.23张秋香

   这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了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的力量》这一教育名家的著作;说句实话,作为一个教师很惭愧,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很匮乏,尤其是在教育、感化、转变学生这方面太欠缺。前几天,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认真阅读几页,感想、感慨很深,现浅薄的谈几点:

  一、“重视教学环节,忽视走进学生心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了精心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抓作业完成的情况,对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或经常不完成的同学找他们谈话,或给以批评或表扬;在我们这样一个薄弱的农村学校,由于多方面的影响生源极差,来我校读书的70%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家庭条件差和学习基础薄弱孩子,这些孩子身上基本上都存在共同点:父母在厂里上十几小时的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没有要求,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有时候真的比较头疼;回想以前,由于自己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情,对这些孩子缺少了细心的关怀、耐心的交流和爱心的瞩目,上完课基本上就是走人,作业做不好了就是一顿批;这本书有很多经典的句子给我很多启发:我们是在用成人的眼光的要求学生,对待这些“学习、行为、心理”上都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要换一种眼光、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关注他们、用爱心宽容他们的反复错误、给他们更多关爱,用一颗真诚的心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他们还是很可爱的、也是有一颗想要好成绩的愿望的。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九(1)班有长得浓眉大眼、两个小酒窝的可爱男生钱栋凯,由于父亲赌博欠了一屁股债逃在外地,母亲跟他父亲离婚,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只能给他生活上的照顾其他也无法问津,造成他经常不完成作业,我的作业从来不交,请他来办公室补一次是一次,第二次还是照样不交,每天晨读都要比别人晚15分钟,班主任多次教育,找他亲属也没改变,有时我都想要放弃了,想想有不忍心,虽然说“教育的力量有时候是微小的”,但是不教育那更是让这样一个孩子有可能就断送了一生;一直想找一个契机来好好找他谈谈;上周早读机会来了,大家在教室里都已经认真读了十几分钟,他才慢腾腾的走进来,我就把他拦在门外,问他:“钱栋凯你说说你有什么优点吗?”他低下头脸色沉下思考了后回答说:“没有!”;我接着问:“那你有什么缺点吗?”他几乎没加思索的回答:“有,就是懒!”我说:“缺点回答的没错,但是你有两个优点你自己没看到吧?”他一愣,我接着说:“第一你是阳光男孩,每天都是笑脸灿烂,即便被老师骂“的狗血喷头”,你过后一会就忘记了,说明你心态好,抗打击的能力强;第二,你头脑聪明,上课反映快;比如老师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成绩好的同学都没想出你就已经说出来了!”他听了之后马上开心的不得不了,立马给我说了很多真心话 ,也表态:“第一尽量完成各科作业,不偏科;第二争取慢慢改掉不迟到的毛病”;我觉得这次的无声教育,走进了他的心里,期待他能慢慢改掉坏习惯,有所进步!用爱与坚守等待开花!

  二、“重视常规教育的同时,也要动脑筋给学生一些惊喜”;我们政治学科,很多内容都是空洞的理论,如果每堂课都是单调的说教,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厌学没有积极性,再加上社会上各种负面的环境和事例的影响,有时候的说教都是不能给学生信服的;记得上届有个女生就曾跟班主任说:“你们老师上课讲的都是骗人的,都是些大道理等等!”我们听了既震惊又值得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会这样想呢?我就从我这门课来反思;在以后的课堂上我经常会选择一些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孝心少年”正能量的事迹、视频给他们看,及时讲解国家评选这些先进人物的意义、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美德品质等等;碰到国内、国际大事也会适当结合我们的教材讲解给他们听,比如:中国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G20峰会在中国召开结合文化的知识点谈意义、结合“关心社会、服务社会”谈峰会上志愿者的选拨、培训、要求和价值;11月16日“世界第三届互联网峰会”在杭州乌镇召开,这次峰会的影响和意义;这周三我提前给同学们打招呼说“明天要给大家默写几个知识点。”全班同学每个人脸上都很惊讶、嘴里还在嘟囔:政治还要默写哒,从来没有听过!”,我淡定的说:不要奇怪,默写是为你们好,为你们考试节约翻书的时间!我故作神秘接着说:我有个游戏规则,默写100分的奖励2块糖(其中一块是巧克力),默写90分以上的是1块糖;默写不及格的给他一次重默的机会,还默不及格,下次糖他来买好不好?班级气氛一下子活跃了,都很赞同!九(1)班默完后,刘鑫周同学对我说:老师你要准备35颗糖的,我说没问题,你们能全对,我准备的应该是35×2!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我也会时常关心同学的一言一行,如:在女厕所看见女生穿的少、衣服敞开着,我会关照他们多穿点,衣服拉链拉好;男生在走廊蹦蹦跳跳的,我会关照他们好好走路,注意安全等,对表现好有进步的同学在路上在走廊我也会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给以表扬、鼓励,在作业做得好同学页面上也会写一些鼓励加油等评语。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本书还没有读完,这样一本好书应该读个三遍、五遍才能领悟其精髓,才能更好提升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将会继续认真阅读学习这本教育著作,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运用,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同理心,建设和谐班级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何立清

摘要: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理解与响应他人体验的一项综合能力,是和他人沟通协作、建立信任和影响、领导他人的基础。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锻炼、培养一定的同理能力,具备一定的同理心。本文作者尝试从“爱心、观察、倾听”三个角度浅谈作为一个班主任是如何加强同理心的锻炼和培养,从而达成建设和谐班级的问题。

关键词:  班主任   同理心   班级建设   和谐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思路和境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水平。“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而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锻炼、培养和具备一定的同理能力,如果一个班主任缺乏同理心,就会脱离实际,不能很好的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什么是同理心呢?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简单地说,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理解与响应他人体验的一项综合能力。同理心是和他人沟通协作、建立信任和影响、领导他人的基础。然而,必须明白的是,同理心不同于同情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老师也需要学习,需要自我更新,更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我一边开展教育工作,一边学习,一边反思。本文尝试结合我自身的教育工作体会,谈谈如何加强同理心,建设和谐班级的。

首先,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富有爱心,要学会宽容,要善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多一些善意的鼓励,少一些严厉的责罚,用一位班主任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引导、帮助他们不断进步。这就要求作为一位班主任必须具备平常的、入静的心态,一种善于换位思考的同理能力,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心态和能力,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充分享受教学过程的种种健康的情感,与学生同乐、同忧、同进步。

其次,一定要学会多观察。“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这样说过。其实,每个教师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日常观察,但如果能坚持这样的习惯,做个有心人,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小学就“赫赫有名”的娄某某同学,性情乖戾,脾气暴烈。因为一些不良行为、槽糕的学习成绩和不好的学习习惯本来就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更让我郁闷的是连上课起立、站起来回答问题也磨磨蹭蹭,需要很长时间,让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很难理解和容忍,一些上课老师都以为是他对老师的态度不好,所以都非常气愤,一段时间下来,经常有老师们到我这里来“告状”,导致他和老师的关系很紧张,作为班主任,我心里自然很烦恼焦急。于是,我苦苦寻思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当他还在小学时候我耳闻过他的很多“故事”。其中比较耸人听闻的是他曾经和同学打赌,竟然从二楼跳了下来,结果摔断了两只脚踝!

我猜测可能就是由于他的两只脚踝在小学时候摔断裂过而留下的后遗症的原因导致他快速起立有困难。为了验证我的猜测,经过一次次的观察,再比较他和其他同学的起立动作之后发现,他每次起立,都必须先左右多次挪动臀部,然后再将两只脚慢慢放到合适的状态,才能站立起来。在很多次观察他“独特”的起立方式之后,我找他谈心,帮他分析他起立方式的原因,他竟然忙不迭的点头称是,最后还跟我说,每到阴雨天气,脚还会有点痛。我问他为什么不跟老师们解释原因,他回答说:“我也说不清楚,反正老师也不相信我,所以我更不愿意说了”。其实,我也明白,以他十三、四岁的年纪对于他这种情况是没有多少意识的,也根本不会具体描述清楚的,父母又都是外来务工人员,而且是文盲。虽然我不能更多的帮助,但我对他表示理解,当我把他解的情况向其他任课老师说明之后,也都表示了理解。直到毕业几年之后,再和他谈到这件事情时,他还是非常感激我的。就这样,我的细心观察,避免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误会,同时,在班级管理方面,也避免了我在任课老师心目中可能落下一个“不作为的班主任”的不好印象,从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和谐与发展。

第三,学会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学会倾听之前,作为班主任,先要能放低身段,抛弃“师道尊严”的架子,真心实意地理解、关心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要知道,没有一个学生会向一个自以为是的、板着面孔的老师吐露心声的。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里有不会倾听的学生,一定有不会倾听的教师。”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也曾说过:“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倾听学生的心声,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王某某,我班那个奔跑最快的四川男生曾被“虚荣心”纠缠了很久。家长会上看不见他的父母,问他的父母为什么不参加时,他总是回答:他们忙,没空来;早上上学老是迟到,给出理由是:他每天是步行来上学的,自行车坏了,没有自行车了;我说过几天要去家访,他说这几天在忙着搬家;于是,我打电话给他父母了解情况,电话里传来是已经停机的声音。我再注意他经常穿的衣服和鞋子,也非常旧。他的父母从四川来这里务工,家庭经济情况不好,本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他却非常爱面子。我明白那是他的虚荣心在作祟。这其实是学生中一个普遍问题,只是轻重有别而已。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及时处理一下。我设计了一堂班会课,毫不讳言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幼时贫困的家庭环境,告诉他们我也来自外省。同学们都瞪大眼睛听我的故事,我告诉他们:今天的贫寒不是你的错,所以不必羞耻;未来的贫寒才是你的错,所以今天你需努力!在不经意间,这堂班会课发挥了同理心的巨大力量,起到了极好的效果,班级攀比不正之风很快刹住了,最明显的还是王某某同学的转变让我欣慰。

在一次的放学路上,我陪他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起聊学习与生活,我细心倾听他的烦恼。他不希望父母来参加家长会,因为他怕别人嘲笑他的父母不认识字,不会签名,他给我的母亲电话号码是以前的号码,早已经不用了,就是怕老师找他父母了解情况。他宁肯步行上学,不是没有自行车,只是车子太旧太破了,骑出来感觉没面子。他希望父母给买一辆新跑车,却因为成绩不好,父母又不答应。一打开话匣子,平时比较沉默的男生也会滔滔不绝。我听了之后,忍不住笑了出来。他不明白我为什么而笑,但他后来愉快地骑着那辆旧车上学了,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在以后的家长会上,他的母亲也来了,他也爽快地接受了学校给予他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我也放下了一桩心事。冷静、公正地倾听并体味他人的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做出行动上的回应,才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和信赖。如果你无法静心收听来自学生的信息,你就不能充分了解到他们的感受,同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的同理心确实能够更好的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发挥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能够更好建设和谐班级,促进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但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过度的同理心会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容易忽略了班主任自身的独特感受而适得其反,从而违背了和谐班级建设的初衷。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应用。这点值得我及所有班主任借鉴与学习。

 

参考文献: 1、《the power of empathy 》 (同理心的力量)

作者: 王晓明、黎俊康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6

       2、《班主任工作漫谈》          作者:魏书生

       3、《班主任兵法》              作者:万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11号